“东方之冠”方案海选时曾落选(组图)
准确时间:2009-04-21 16:54:28 原因:羊城晚报 点开🔴多少次:1215
中国馆设计效果图
建设中的中国馆
举世关注的上海世博会明年“五一”开幕,巍峨瑰丽的世博会中国馆“东方之冠”即将耸立于黄浦江畔。在世博会倒计时一周年即将到来之际,本报记者前往上海,一睹其风采,也了解了这个广州、北京、上海三地专家联手倾力打造的标志性建筑背后的故事。
“中国馆”由国家馆、地区馆和港澳台🐻馆组成,国家馆居中升起,层叠出挑,形如冠盖。地区馆和港澳台馆排列于国家馆之下。在344件设计方案中,华南理工大学的“东方之冠”设计方案脱颖而出,最终形成由中ཧ国工程院院士、华工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作为总建筑师牵头,华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安地设计公司、上海设计院共同组成的联合设计团队,共同打造这一代表中国形象的标志工程。
“斗拱”挑檐一看就是“中国的”
京剧、红色、文字,鼎、罐等出土文物,给了设计师灵感
世博会历来是世界各国思想文化交流的盛会。从1851年英国“水晶宫”开始,已持续了一个多世纪。这届首次由中国承办的世博会,中国馆承载着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,其设计理念是“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”。
“对出色的建筑师来说,建一个高科技含量和特殊造型的场馆虽非太难,但如果这个场馆放在中国、美国、英国、法国都可以,就不能承担这个使命。‘中国特色’是中国馆建设的首要要求。”曾经设计过南越王墓博物馆、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扩建工程、北京奥运会羽毛球馆等重大项目的何镜堂院士和他的设计团队,为设计出中国特色,关注起了一些典型的文化符号,如京剧、服装、红色、文字,还有鼎、罐等出土文物,因为这些一看便知是中国的。这给了他们启发。
并且,中国建筑本身的“斗拱”结构,也给了他们灵感。西方人建房子用石头,中国人用木构架,并通过“斗拱”将挑檐的力传到柱子上,“斗拱”既能作为装饰构件,也能受力和传导压力。于是在他们的笔下,以四大支柱为依托,层叠出挑的斗拱式“中国器”方案出现了。以此作为国家馆,加上清华大学安地设计公司构想的地区馆为基础,互相整合,就形成了完整的“东方之冠”设计方案。
国家馆居中升起,层叠出挑,庄严华美,地区馆在下,上下呼应,正融合了“天人合一”、“和谐共生”等中国哲学思想。“只要看到这个房子,就会给人留下印象,它是中国的,还是大气的!”
何镜堂说,要的就是这个效果!
中国馆立足现代包容世界
它底部架空,四角悬挑,像开放的大门,又如张开的臂膀,笑迎四方来客
“是‘中国的’还不够,还必须是‘现代的’!”何镜堂介绍,中国馆设计中很注重与城市的融合,设计有四个大平台,提供现代人需要的城市活动空间。一是馆前广场,二是9米高的国家馆架空平台,三是13米高的地方馆“屋顶花园”平台,四是60.8米高的国家馆楼顶平台。“四大平台体现出的开放性和公共性,正是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理念。”
“作为一个永久性而非临时性的建筑,要具备‘公民性’,让人们感受到城市、建筑带给人的关怀。”世博会中国馆副总设计师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利很认同这一做法。他说,将来人们走近这个建筑,不仅能感受到它的科技含量,还能从细节上感受到这种人文关怀。
“中国馆上下斜角45度,悬挑出去达30多米。这也只有用现代技术才能够表现出来!”何镜堂说,侧面斜角本身能避日光直射,防晒节能;楼顶装有雨水自动收集系统,将雨水回收利用;屋顶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,在屋顶安装了太阳能光伏板,其产生的电能与城市电网并网,充裕时向外输送;还有冰储冷系统,晚上城市电量充裕时制冰,冰融化的冷气供白天代替部分空调使用;还有真空垃圾收集、气体输送系统……
“‘东方之冠’要向世界展现这样的中国。”何镜堂说:这是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泱泱大国;并且有开放包容的姿态———它底部架空,四角悬挑,像开放的大门,又如张开的臂膀,笑迎四方来客!
华美冠盖年底完美呈现
中国馆施工时调整为正南正北,气势更加恢宏
从去年4月20日动工以来,目前已建了一年,今年年底前完工。为迎接明年五一世博会开幕,布展工作必须提前完成。“目前时间紧迫,都是在按倒计时推进,设计、建设和布展是交叉进行的,完工一部分就交付一部分。”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项目部总经理姚建平说。
为了完成这个历史责任,广州、北京、上海三地的建筑专家精诚团结,50多人组成的设计团队日夜奋战。虽然设计总方案早就定了,但配合施工建设,设计团队一刻没停下。何镜堂院士成了“空中飞人”,去年一年光乘飞机往返于穗沪两地就达58次之多。
“目前调整较大的有两项。”姚建平说,一是中国馆的方向作了调整。原先由于地块限制,中国馆和世博轴有个倾角,施工时调整为正南正北,气势更加恢宏。二是建筑面积增加了。为了保证博览会之用,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不能少于600平方米的布展面积,加上配套面积,地区馆面积增加了。
到今年12月31日前,气势恢💞宏的‘东方之冠’一定能完成交付使用!”姚建平充满了信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