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设计,如何记得住乡愁?
——中国当代设计中的人文记忆
🌃 期限:2014-04-09 11:18:00 来源于:dongmubyb.com🔯 选择机会:1041
何华武:周老师你前面讲的,来大陆之前,对我们中国是陌生的?
周光明:既熟悉又陌生。
何华武:那你有什么感觉呢?真的很渴望来大陆?
周光明:非常渴望,我们在台湾,绝对没有办法想象黄河有多宽,就像大家到日月潭,发现原来是一个小水池。
何华武:但是这种从陌生到熟悉,对你创作上有什么大的启发呢?
周光明:🌄这个最大的启发,其实在于你一直在读它,但是你又不能接触它的时候,觉得没有意思,但是当我在国外的时候,我又发现,就像刚刚许老师讲的,它是我们立足于跟别人对等谈话的时候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背景。所以我觉得我们当代的设计师,大家要一起努力找到当代的设计,就像我讲的,明代、清代都有了,我们当代有什么?不要一味的模仿西方,当然这是一个过程,我觉得模仿西方,学习他们的技巧,这个是一种方式。但是还是要适时的回归一下,把我们血液里面的东西,其实自然而然的就可以找出来了。因为我们做的东西,我们讲的话是跟西方不一样的。我们要跟他们平等的对话的时候,他一定是看中的是我们的东西,而不是看中的我把他的东西学得多像。
何华武:🥂再问个问题,我觉得从台湾到大陆的设计师,相对来说已经有好几批了。我觉得有影响力的设计师是很多的。他们从各自的立场各自的角度来诠释对设计的理解。我想问一下,从你的角度理解,台湾设计师目前,像邱德光这样的,目前是红人,在设计界在软装界他是比较出名的一个人,你怎么理解他这种东方主义?市场是决定我们生存的根本。我觉得谈到乡愁,是理论性的东西,我们切实可行在做一些实在的事情,设计师也有情结,总是想为我们所处的环境解决问题。因为他的存在,我们想了解,他们的存在有哪一些不足,尤其是我们理解不同,可能有鼓励。因为我们可以引导别人走的方向。所以这个方向,怎么梳理?
许晓东:෴这个问题我来谈一下。我现在住的地方就是在某河湾附近。我可以说一下我最近的观察。因为我每天送小孩上幼儿园,都要经过那个地域,因为幼儿园比较远,后来发现了一条近道,其实不是近道,可以说是快捷道,这个快捷道就是我从某河湾那边走一下就很快了,因为那里没有人气,没有一辆车,我畅行无阻,虽然绕远一点,但时间上节省很多,这也说明了该楼盘它实际的市场状况。今年春节后,我从那里走,我又发现了一个不同的状况,每天大队的人马,穿着工作装,走向该河湾酒店,夹着讲义的讲夹,明显是培训的团队,我开始不知道是什么。上个礼拜的周末,我送小孩去学画画。有个遭遇,就是我的车子经过那里的时候,我们前一些天看到的培训的人,他们把马路都围满了,然后强行把每一辆经过的车拦下来塞给你广告,我觉得这种促销已经跟它的高端非常不符合了。设计师当然要看市场,但是我觉得你不能看一时的市场,还是要看长远的市场,是有泡沫的市场还是理性的市场。我觉得如果一个设计师要长期立足在市场,还是要看待一个长久的理性的市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