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设计,如何记得住乡愁?
——中国当代设计中的人文记忆
✅ 准确时间:2014-04-09 11:18:00 因素:dongmubyb.com♊ 点击率机会:1041
许晓东:接下来跟大家分享的是周光明老师,周光明老师平时比较低调一点,在座的可能知道得不是太多,但是今天的嘉定图书馆,就是周老师一个重要的作品,我跟周老师的接触也是比较多,很多年前就对他进行了关注,也是做了很多次的采访。我们这次考察活动的主题叫高端会所和地产。周老师在高端会所和地产方面其实非常有建树的,大家业内耳熟能详的一些高端会所,比如九间堂、石头院、ꦍ江南汇,都是周老师的作品。但是周老师的理想,是要在公共空间里面进行一个中国当代文化的表达。那就是今天的嘉定图书馆,接下来我把话筒交给周老师,大家欢迎。
“框架”
周光明:🧸大家好,我叫周光明,我不像吕老师这么会说话,我平时也很少很少出来。这一次是许老师一直说我一定要来讲,因为在我自己的主场里面,所以我就尝试着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设计的生活美学。
其实我的设计生活美学概念非常简单,就是🍎“框架”这两个字,框架给我们带来是什么呢?就是一种安定、稳定。就这么简单的,我试图把它拉长一点,跟大家分享一下。在讲这个之前,我先分析一下我这个人,我是台湾长大的,祖籍重庆跟辽宁,台湾长大的台湾人。我们从小就读了非常多的中国历史,中国的美术,中国的地理,但是我从来没有见过,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些东西,只有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可以看到一些中国美术的精品,我没有看过黄河,在26岁以前,我没有看过长江,我充满着期待,因为大家都说,在台湾,中国的传统文化保留得很好,其实我们在生活上保留得很好,知识上保留得还不错,但是它是一个不对称的信息,因为我们读的都是假的东西。但是真实的东西,从来没有办法去体会它感受它。所以我在西班牙求学的时候,这个背景,让我更觉得我是一个中国人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,我在西班牙读书的时候,我们整个学院没有一个华人,所以我在班上算是一个很奇怪的动物,每次我们在探讨任何的事情的时候,大家都期待我发表一些我的看法。但是我的语言又不好,我只能用画的用写的,当我有一次不小心写了几个中文字,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,这个太特别了。对啊,他们觉得中国字如此这般的复杂,我们怎么学会的。当然我们有更多的概念,东西方是不同的,在同一个地球上,比如我们讲白色,这一次习主席到法国,法国外交部礼仪司特别颁布了一个新闻稿,说接待习主席要注意,桌子上不可以有白色的花。因为中国人传统概念里面,白色的花是祭奠过往的人。同样的这个概念,我们今天拍婚纱照,我们可以穿白纱白西装,但是绝对没有人穿白色的长跑马褂,白色的旗袍拍婚纱照,这个代表一件事情,我们血管里面流的是中国人的血,这个是根深蒂固的。